法國日常,  生活哲學,  自我成長

法國人怎麼看隱私這件事

剛來法國的前幾年充滿了新鮮感,看到什麼都想主動分享,內容都放在現在已經不再更新,甚至已經忘記帳號密碼的部落格。

中斷的原因是因為當時經營直銷,不好讓夥伴看到我把時間都放在寫部落格上,經營一陣子之後,我就中斷了部落格寫作。後來雖然還斷斷續續寫著電影文章,但那力道已經不如從前了。我突然失去了當年寫作同樣題材的動力。

其實,中斷部落格還有一個隱晦的原因,那就是以前在部落格,我寫的都是一些家常瑣事,但是後來我卻不方便再寫這方面的話題了,不然會很容易變成抱怨文。為什麼我要讓讀者看這種文章呢?

所以我就消失了,去做一些對我來說很有挑戰性的事情,例如銷售、經營事業。

在這期間,我接觸了個人成長的領域,也跟隨過兩位coach。Coach最早是指運動教練,但後來在美國出現的coach,則是類似顧問之類的近距離指導者,有職場教練、生活教練、財務教練等,五花八門。

我的第一位coach令人失望,而第二位coach則對我有很大的影響。

也正是因為這位coach,也是我現在的合夥人Robert,我重新認識到法國的文化。他首先指正我喜歡問問題的習慣。而這個習慣,我必須說,有很多台灣人都不自覺得有這樣的習慣。

什麼是「問問題的習慣呢」?為什麼問問題不好呢?讓我先解釋一下我以前的習慣:我知道問隱私問題不好,所以我會避開這個領域,但我經常不知道要怎樣跟對方找連結,和對方聊天,所以問問題是我找到話題的方式。例如,參加活動的時候,假設那個場地是某人借到的,那麼我為了找話題跟她盤談,我可能就會問她:「妳是怎麼找到這個地方的?」如果她在回答中說了她的行業,我可能又會繼續問:「哇,那妳在這行多久了?」然後就一直問個沒完。

這種談話方式,台灣人可能覺得稀鬆平常,但卻是法國人的大忌,它或許不涉及隱私,但是問話的方式卻很像特務盤查。

那什麼是恰當的談話方式呢?談一些共同話題,盡量找出共同點,不要講自己的隱私,更不要問對方的私事和工作。如果對方想談,他自己會談。

千萬、絕對、不要去詢問法國人的宗教信仰、工作就業、婚姻交往,這三項是大忌中的大忌。

如果你問了,會有什麼結果呢?法國人可能會回答,有的人會不客氣直接反問:「關你什麼事?」有人會四兩撥千斤避免正面回答。熟朋友可能會告訴你,但是不熟的朋友通常不會說那麼多。

說穿了,這個世界從來就不是非黑即白的,別人賺多少錢、結幾次婚、有幾個小孩,跟我們自己的精進修為完全無關。子非魚也,安知魚之樂?你不是當事人,你又怎麼知道當事人背後經歷的辛苦呢?我們從來都不應該輕易地對事情下定論。從另一個角度來說,我們也無法期待別人都能理解我們,所以能不說的私事,就還是別說的好。

留下一個回覆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zh_TWChines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