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國日常

台法禮節,中西有別

如果你問我,法國人禮不禮貌,我的答案是:見仁見智。普通的法國人還是有女士優先的傳統,以及通過門時,會幫後方人拉住門的習慣。此外,行車時,行人最大,這是交通法規向來的規定,所以在法國走路,行人有時候會有恃無恐,覺得反正車子要讓我,就不管是不是紅燈、是不是車子開得很快,還是給他大搖大擺地走過去。這種情形在巴黎等大城市特別明顯,其他地方由於車流量較小,且一般來說外省空間較大、人沒那麼多的情形下,行人和駕駛也相對放鬆。前幾年我回台灣時,台灣仍然是駕駛最大,明明是行人優先的時候,駕駛經常還是要衝過去,還回敬你幾個喇叭,近幾年感覺稍稍改善一些了。

有一個傳統是台灣所沒有的,那就是兩個人當天第一次見面時,在開口說任何事之前,一定要說「日安」(Bonjour)(視情形而定,如果晚了就用「晚安」(Bonsoir)),而不是一開口就開始講事情,即使是親密的家人也一樣。我們會習慣用「哈囉!」但不是絕對。即使用我們習慣的「請問……」也不夠,最好還是以「日安」做為開場。他們對此十分堅持。

一個簡單的例子:很多年前我去巴黎的Uniqlo時,我想問店員一個問題,正當我準備巴拉巴拉的說下去時,店員不疾不徐地說:「誒,先說『日安』!」你就知道有沒有「日安」有多重要了!我敢說那些店員一定會想:「這些一進來連個日安都不說的,八成都是一些外國人!」再往前,還有一次,我住在小叔家,早上剛起床時才開口,他也是說:「且慢,先說早安再談!」這個小小的「日安」,差不多跟芝麻開門的密語一樣重要!

有一些地方,台灣人還比較貼心。其實禮儀的出發點,也就是用心為對方著想,個人主義強烈的西方人不時興這套,有時不同的人之間也差很多,人行道上禮讓這件事即可看出端倪。在台灣,走在人行道上時,如果空間不夠同時經過,除非我們走的速度快過其他行人太多,以至於他們來不及反應,我們自然而然會讓出空間來讓對方經過。但在法國,即使你走到他旁邊,他也不見得會理你。如果你沒有說「借過」,對方往往直接略過你,尤其當對方有兩人以上時。結果是我經常會因為沒有人主動讓過,就快速取道車道或草皮繞過去。像這樣的情形,我遇到讓過和忽視的次數,大約是一半一半。不知道在法國其他地方又是如何?

又例如地鐵手扶梯自動向右靠齊這件事,在台灣是一個不成文的規定,但在法國不是。有些人會這麼做,有些人不會。如果你很急,你就要不斷的說「pardon, excusez-moi, pardon」別人才會讓過。

至於排隊,法國人並不是一個喜歡乖乖做任何事的民族,包括排隊在內。在公車站等車的時候,並沒有什麼隊伍,但是車子來的時候,你最好剛好在車門附近,否則就等著被擠到最後面再上車吧!我少數排隊的時候,也曾經被插隊過,所以,我並不是很喜歡這種經驗,看到要排隊,很快就放棄了。巴黎的麵包店常常有排隊的人龍,我在外省的麵包店也有排隊經驗,但只是兩三隻小貓為了保持安全防疫距離的關係,所以也還好。

總結:禮儀是一些小地方的習慣,有時候如果我們本來就沒有這樣的習慣,也就無從所知。不過只要你稍加用心,別人是否禮讓,我們無法控制,自己有做到最重要。

留下一個回覆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zh_TWChinese